依照一個模糊的原則來過活,永遠不會產生實質上的改變,因為在改變之前已經有個絕對的原則在將遵從者嵌入一個框架中。
那時候的瑞典仍是農業社會,人們依賴著農作物的收穫生存,無法抵抗人類無法控制的氣候變更。由於它是瑞典獨有的文化傳統,瑞典人想到它就想起了家,而且它也讓長居海外的瑞典人有機會聚首一堂,在異地體驗自家文化。
當瑞典仍在使用舊儒略曆時,冬至是在每年的12月12或13日,那天北半球會經歷最漫長的黑夜。她們穿白長袍,腰繫紅絲帶,頭上戴著由越橘葉編織的環冠,上面還頂著蠟燭。首先,它關乎基督教的信仰。聖露西亞的故事大約於公元1000年,瑞典開始信奉基督教時傳入瑞典。最初,它就如一般選美活動,人們都傾向投票給最美麗的金髮女孩成為露西亞新娘。
瑞典人在聖露西亞節也有特定的應節食物,他們那天會吃lussekatter(藏紅花製的甜麵包)、pepparkakor(薑餅曲奇)和喝glögg(加了杏仁碎、提子乾的熱紅酒)。這首歌原本是一首意大利的船歌,描述一位思鄉情切的拿玻里船夫,以歌聲唱出他家鄉的美麗景色。其實《紐約時報》2016年就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做了一篇深度調查報導,拆解助養之謎。
不過助養卡寫錯了Othman的middle name,而他的家人就說,沒印象有報名參加助養計劃、沒收過錢、沒人通知Othman要回信給助養人。原文中部分廣東話用語亦曾被修改為書面語。記者手拿宣明會助養卡去Othman的鄉下Husan打聽,發現真有其人。但在部分人心目中,一直誤會筆錢是直接幫小朋友,包括今次新聞事件中助養10年的羅先生。
換言之,助養兒童捐款,是捐給一個地區項目,而不是直接捐給小朋友。用《紐約時報》2016年的報導,對照最近香港的助養爭議。
故事緣起是一位中東記者Diaa Hadid在悉尼機場迷路,遇上熱心的澳洲警察Brendan幫手,期間Brendan講起,他在2003年參加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,每月贊助39元美金,助養一位叫Othman的巴勒斯坦兒童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而Othman近況如何?他是一個喜歡打電玩的青年人,學校期末考數學不及格,要重考才可以上大學。宣明會在報導解釋,做過4000人網上調查,大部分捐款人都明白,筆錢是捐給一個地方,而不是給助養卡相片中兒童。
他一直認知自己是助養特定兒童,如果不是,宣明會為何要配對一個兒童給他?他說如果筆錢是捐給社區項目,應該就要叫貢獻社區項目,而不是取巧用「助養」字眼。該筆捐款是用於社區項目。但現實是Brendan根本沒有與助養兒童建立關係,寫那麼多英文聖誕卡寄給Othman,他的家人根本不懂英文,變成一封來自外星的明信片,甚至Othman都不知有Brendan存在,難怪Brendan覺得助養經歷讓他難過。他以前收到宣明會信件,裏面寫住你正幫助Othman提供必需品、這筆錢幫助Othman社區重要發展
如果需要與中國作戰,就需要美俄都站在印度這一邊。但印度媒體報導,其中一項主要協議是俄制AK-203突擊步槍的技術轉移與在地生產。
聯合聲明表示,兩國因為疫情,於2020年停辦一屆峰會。俄羅斯同時與相互存在緊張關係的印、中簽「軍事合作協議」 印度與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協議,也讓人聯想到《中時新聞網》報導,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(Bipin Rawat)11月曾對中印邊界問題表示,如果要與中國作戰,印度將會同時爭取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。
印度外交部表示,這反映出兩國關係的多元樣貌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兩人在會中見證28項官方及民間協議和備忘錄的簽署,涵蓋貿易、能源、科技、智慧財產權、太空、地質探勘、文化交流及教育等。普亭則讚揚印度是一個「強權」及「經過時間考驗的朋友」。根據外交部公布的清單,簽署的協議和備忘錄中有9項為官方性質,包括:2021-2031軍事技術合作協議、科技暨創新合作路線圖、太空技術保護協定等。在會後的記者會上,有媒體記者詢問兩人是否談及印度與中國的邊境糾紛,印度外交部次長席林格拉(Harsh Vardhan Shringla)僅回應,「所有攸關印度安全的議題」都討論了。
不過在印度與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協議兩週前《美國之音》報導,中俄兩國也於11月23日簽署一項雙邊軍事合作協議,制定了未來5年兩軍合作發展的路線圖。印度外交部在會後發布的新聞稿中說,兩位領袖對印俄「特殊且具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」進展感到滿意,特別是在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疫情衝擊全球的情況下。
印度技術來自西方,軍隊武器資產來自俄羅斯。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表示「(雙方)對加強俄中戰略軍事演習和聯合巡邏具有共同的興趣。
普亭邀請莫迪明年訪問俄羅斯出席第22屆峰會。俄羅斯長期以來都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商,印度正尋求將武裝部隊現代化。
此外,聯合聲明也提到對抗COVID-19疫情、後疫情時期經濟復甦、民用核能、多邊組織合作、阿富汗局勢及反恐等議題。」 新聞來源 莫迪蒲亭峰會 印度俄羅斯簽署28項協定(中央社) 蒲亭訪印度 期盼提升雙邊軍事與能源合作(中央社) 印度俄羅斯2+2會議 簽署多項國防合作協議(中央社) 印度參謀長:頭號敵人是中國 一旦開戰印度將獲得美俄同時支持(中時新聞網) 中俄簽署五年軍事合作協議合力對抗美國(美國之音) 延伸閱讀 俄羅斯開始交付S-400防空導彈系統,印度可能面臨來自美國的制裁 美日印澳「四方安全對話」峰會強調印太自由開放,遭中國批評「注定失敗」 不甩中國「九段線」主張,俄羅斯協助越南與印尼開採南海資源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印、俄部長進行2+2會議,簽署多項協議 《中央社》報導,與莫迪、普亭會面同時,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(Sergey Lavrov)和國防部長蕭依古(Sergey Shoigu),也在新德里與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(Subrahmanyam Jaishankar)及國防部長辛赫(Rajnath Singh)召開2+2會議,雙方簽署多項有關「軍事及小型武器」的合作協議。印度將在未來10年間透過一家印俄合資公司,在印度生產超過60萬支AK-203突擊步槍。
《中央社》報導,印度在冷戰期間與蘇聯關係密切,且這段關係一直存續,新德里稱之為「特別和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」。不過,印度國防部尚未發布正式聲明或新聞稿,披露與俄羅斯簽署的多項協定細節。
普亭6日下午抵達新德里,旋即在印度接待國賓的海德拉巴宮(Hyderabad House)與莫迪舉行第21屆印度-俄羅斯峰會,晚間9:30左右離境。報導也說,另一項協議是把印俄將到期的10年軍事技術合作協議,延長至2031年。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目前雙方最引人注目的合約之一是印度採購俄製遠程S-400地對空飛彈防禦系統。
其餘則為產業、公司或學術機構之間的備忘錄。(中央社)印度總理莫迪(Narendra Modi)12月6日晚間與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亭(Vladimir Putin,港譯「普京」)舉行高峰會,兩人重申印度與俄羅斯「特殊且具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」,並見證28項協定或備忘錄的簽署根據外交部公布的清單,簽署的協議和備忘錄中有9項為官方性質,包括:2021-2031軍事技術合作協議、科技暨創新合作路線圖、太空技術保護協定等。但印度媒體報導,其中一項主要協議是俄制AK-203突擊步槍的技術轉移與在地生產。
普亭邀請莫迪明年訪問俄羅斯出席第22屆峰會。不過,印度國防部尚未發布正式聲明或新聞稿,披露與俄羅斯簽署的多項協定細節。
印度外交部在會後發布的新聞稿中說,兩位領袖對印俄「特殊且具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」進展感到滿意,特別是在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疫情衝擊全球的情況下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在會後的記者會上,有媒體記者詢問兩人是否談及印度與中國的邊境糾紛,印度外交部次長席林格拉(Harsh Vardhan Shringla)僅回應,「所有攸關印度安全的議題」都討論了。俄羅斯長期以來都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商,印度正尋求將武裝部隊現代化。
留言0